6/2/2025
六月的市场,往往处于一种过渡时期。缺乏重大利好消息的推动,A股市场的表现相对平淡,更依赖于事件性驱动。这与美股有所不同,美股的表现更多由宏观经济数据和企业盈利能力驱动。A股在经历了前期的上涨后,回调压力逐渐显现,例如中证1000股指期货的深度贴水现象,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机构投资者正在通过做空期货进行风险对冲。
直播回放: https://pc.pozhu.com/detail/l_68340a83e4b0694ca0b8a2e3/4
稳定币是美元的又一次胜利嘛?
六月的市场,往往处于一种过渡时期。缺乏重大利好消息的推动,A股市场的表现相对平淡,更依赖于事件性驱动。这与美股有所不同,美股的表现更多由宏观经济数据和企业盈利能力驱动。A股在经历了前期的上涨后,回调压力逐渐显现,例如中证1000股指期货的深度贴水现象,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机构投资者正在通过做空期货进行风险对冲。
这种防守姿态预示着市场短期内的下行阻力较大。
美股市场历经多年的上涨,当前估值普遍处于较高水平。尽管近期消费者信心有所回升,地缘风险似乎也未立刻兑现,但高估值本身就需要业绩持续高速增长来支撑。审视美国大型科技公司的现状,部分巨头的增速已有所放缓,如英伟达在增速下降的同时市盈率依然高企。其他如亚马逊、谷歌、苹果等公司,在贸易摩擦、AI技术冲击广告业务、销量下滑等因素影响下,业绩增长面临挑战。
即使微软得益于AI业务的整合,其增速也相对温和。Meta则面临反垄断诉讼的潜在风险。鉴于这些巨头在美股市场中的巨大权重,它们的表现空间有限,意味着美股整体上行空间同样受限,更可能进入一段高位震荡或调整期。从经济周期来看,没有任何经济体能回避周期律,美国经济何时进入衰退周期,尚待观察,但其政府转移支付能力的受限,未来将更侧重债务偿还而非直接向民众“发钱”。
这金融手段的变化可能对长期消费构成影响,是值得关注的宏观趋势。
在此背景下,寻找新的投资增长点成为当务之急。近期备受瞩目的一个重大趋势是数字货币领域的稳定币大爆发。稳定币作为一种锚定法定货币或其他资产的数字货币,其交易量呈现爆发式增长,甚至已超越传统支付网络的交易规模。这一现象背后,蕴藏着深刻的金融逻辑与战略意义。
稳定币的核心机制在于用美元或美债等资产兑换稳定币,持币者可以获得基于底层资产(如美债)的利息收益。这种模式对用户而言,提供了超越传统银行账户的收益和全球范围内的强大流动性;对交易所而言,通过汇聚用户的美元资金购买美债,赚取中间差价;对美国政府而言,则开辟了一个巨大的美债认购渠道,有助于化解其庞大的债务压力,并进一步强化美元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地位。
这被一些人视为美元在数字货币时代的又一次战略胜利。
面对美元稳定币的崛起,其他国家也在积极探索应对策略。人民币在岸与离岸市场的区隔、境外商户接受度等因素,使得以人民币直接锚定发行全球流通的稳定币面临挑战。尝试锚定黄金发行数字货币虽有战略考量,但在全球黄金储备总量和流通性上难以与美元抗衡。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推出港币锚定的稳定币,虽与美元挂钩(港币实行联系汇率制度),仍需解决与人民币之间的汇率波动问题。
香港此举更多是参与到数字货币的全球浪潮中,通过立法和发放牌照,争取在这场变革中占据一席之地,同时也可能为国内资产配置提供新的国际化通道,并为地方政府债券、特别国债等提供新的融资化债机会。
这是一个典型的趋势投资机会。正如过去的房地产大潮、互联网浪潮或新能源汽车的兴起初期,当一个具有巨大增长潜力的新兴市场出现时,即使是市场中的普通参与者,也能分享行业整体爆发带来的红利。稳定币市场从目前的存量规模向十万亿美元级别迈进的潜力,意味着其增长空间可能达到数十倍。市场中的各类参与者,包括稳定币发行商、提供相关服务的技术公司、合规的交易所等,都有可能从中受益。Circle等公司的上市,进一步验证了这一领域的商业价值和合规化进程。
然而,任何新兴事物的发展都不会一帆风顺。稳定币的匿名性特征虽然提供了便利,但也带来了被用于非法活动(如洗钱、逃税)的风险。各国政府对数字货币的监管态度尚在演变中,未来的监管政策走向,特别是如何在防范风险、维护金融稳定与鼓励创新之间取得平衡,将是影响稳定币市场发展的关键因素。对于投资者而言,在拥抱新机遇的同时,必须清醒认识到潜在的政策风险和市场波动性。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除了稳定币这一新兴领域,其他一些板块也值得持续关注。例如,创新药产业经过多年的研发投入和低迷期,部分优质公司正迎来新药上市的收获期,展现出结构性机会。而一些前期涨幅过大、缺乏业绩支撑或面临去产能压力的传统行业,则需要保持谨慎。市场资金有限,倾向于流向更有故事、更有增长潜力的方向。
当前全球金融市场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对于广大投资者而言,如何在迷雾中辨别方向、把握机会,构建有效的投资策略与投资体系,已成为一项核心课题。传统的股票投资与基金理财思维,仅凭经验或短期情绪难以穿越市场波动,实现稳健的财富管理目标。深入理解行业分析、宏观经济及政策脉络,构建基于底层逻辑的认知框架,资产配置方能有据可依。
最终,在复杂多变的金融市场中行稳致远,并非依赖预测短期涨跌,而在于构建并不断优化自身的投资体系。这包括深入学习财经知识,理解宏观趋势,掌握行业分析方法,并将其与技术分析相结合。认识到认知高度决定投资格局,顺应时代发展的大势,而非逆势而为或仅凭一腔孤勇。通过持续学习和实践,才能在把握新机遇的同时,有效管理风险,实现长期的财富管理目标。对普通投资者而言,这意味着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投资者教育水平,才能在这场数字金融变革中,不至于在未来错失重大机遇,或因盲目跟风而遭受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