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7/2025

深入分析当下部分关键产业,可以发现以下潜在机会或值得关注的趋势

顺势而变,从产业周期看当下市场机会-向子声(2025-05-27)

1、当前的市场判断 2、当前的市场应对策略 3、抽丝剥茧,从当前的繁杂市场找到机遇 4、顺周期与逆周期,如何从当前的产业周期找到市场机会

直播地址 https://pc.pozhu.com/detail/l_68340a61e4b0694c5adb3d95/4

财富圈地址 https://pc.pozhu.com/p/t_pc/goods_pc_detail/goods_detail/p_6329735fe4b0c9426497a98c?product_id=p_6329735fe4b0c9426497a98c

产业周期视角下的市场机会洞察

在纷繁复杂的金融市场中,识别和把握投资机遇,需要在理解宏观环境的背景下,深入分析各行业分析的内在运行规律。当下市场表现相对平淡,主要股指在特定点位徘徊,缺乏强劲的上涨动力和普遍的赚钱效应。市场资金情绪不高,这种状态下,采取防御性兼具反击性的投资策略显得尤为重要,优先考虑那些估值较低或具备持续增量动力的领域,同时规避潜在的“黑天鹅”风险。货币政策层面,市场普遍预期降息仍有空间,以符合“适度宽松”的导向;财政政策方面,在中美贸易谈判的特定时期,新的增量政策出台面临复杂性。这共同构成了当前市场向上动能不足的宏观背景。

理解不同产业的周期性,是构建有效投资体系的基础。主要产业大致可分为四类,各自由不同的驱动力主导:

  • 科技产业:由创新周期驱动,核心在于通过技术创新创造新的需求。例如,智能手机取代功能机,未来的AI眼镜也有望创造新的消费电子市场。
  • 消费产业:由人口周期、居民收入水平及收入预期共同驱动。
  • 医药产业:受人口周期和政策周期双重影响,其中创新药领域由创新驱动需求的
  • 制造业:属于传统周期,受产能周期和库存周期影响,通常呈现约三至四年的波动。

深入分析当下部分关键产业,可以发现以下潜在机会或值得关注的趋势:

AI技术:从导入到落地,寻找实际价值

人工智能(AI)作为前沿科技,其发展并非一蹴而就。前期的建设高峰,涉及数据中心、服务器、算力芯片等基础设施的大量投入,虽然这一阶段的热度有所减退,但投入仍在继续。当前,AI正进入一个中期阶段,其创新周期预计持续五年至十年,与传统的制造业周期不同,这一周期具备持续增长的潜力。

中期阶段的重点在于AI技术的实际应用和落地。在面向企业的To B市场,AI的应用已具规模,金融行业利用AI进行风险评估和智能投顾,制造业运用AI进行质量检测、优化供应链和预测性设备维护,安防及电商领域的智能客服也是已落地的场景。AI在这些领域的应用,能为相关企业带来可观的收益。

面向个人消费者的To C市场尚处于导入期,例如AI PC和AI手机的应用正逐渐增多,但盈利模式仍在探索中,当前主要以免费使用为主,着力于抢占市场份额。AI技术在To C端有两大潜在的、能够带来显著效益的赛道:智能驾驶和人形机器人。智能驾驶的应用场景愈发清晰,而人形机器人作为AI落地的一个重要方向,未来具备成长为万亿级市场的潜力,尽管当前其智能化水平和成本仍需提升。AI眼镜作为新型消费电子产品,也具备创造新需求的潜力,但其市场规模突破尚需时日。

投资关注点应逐步从前期的基础设施转向那些能通过赋能产业产生实际效益的AI应用领域。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虽需时间,但从长远看,其成本下降和智能化提升将带动规模扩大。

光刻机:国产替代的战略意义

光刻机是半导体产业的关键设备。28纳米以上的光刻机遵循传统的制造业周期,受半导体库存和产能波动影响。然而,28纳米以下的高端光刻机具有特殊的战略地位。目前,国内在高端光刻机领域尚无法大规模量产,且面临国际限制。

国内已能通过多次曝光技术生产5纳米芯片,但这造成了良品率低成本高生产效率低的问题,无法满足高端工艺的大量需求。因此,研制国产高端光刻机至关重要,以便实现一次曝光就能完成高精度制程降低成本并提高效率

一项技术突破值得关注:国内正研发采用DPP(放电等离子体)技术路径的光刻机,这与传统技术不同,可以规避专利壁垒。该技术有望实现7纳米甚至更低工艺水平。预期今年三季度将完成验证,最快2026年实现量产。若国产高端光刻机能成功量产,将填补国内空白,形成逆周期的增量市场,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光刻机的核心部件包括光源系统(决定分辨率)、光学系统(聚焦、校准图案)和工件台(精密运动,双工件台提高效率)。这些核心环节的国产化对于打破技术壁垒至关重要。

能源转型:核能与新型电池的机遇

能源领域,核能发展和新型电池技术正在推动转型。

可控核聚变作为终极能源,前景广阔,但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发电仍需二三十年,目前处于实验堆和设备驱动阶段,需要超导磁体、监控系统等材料和技术支持。

核裂变,即传统的核电站,在我国正迎来新的发展周期。自2019年重启核电站核准以来,年核准数量显著增加,近几年稳定在每年10台左右。一座核电站的建设周期约为5-10年,这将持续带动相关设备和原材料的需求。反应堆压力容器等核心部件价值量高但相关企业营收占比较低,且作为“大国重器”,利润释放不像市场化竞争那样充分核电阀门,作为消耗品需定期更换,且正经历国产替代进程,这构成了一个持续增长的增量市场,值得关注

固态电池技术是新能源汽车电池的重要发展方向。我国在固态电池标准化方面取得进展,半固态电池已小规模量产,全固态电池有望在明年底或2027年迎来小规模量产。当前面临充电寿命和成本挑战,降低成本是实现普及的关键。随着技术成熟和成本下降,固态电池将逐步替代部分现有锂电池市场,形成增量。电解质、隔膜、导电剂、特殊铜箔等核心材料将迎来需求变化

通信发展:6G 的远景规划

通信技术代际升级是确定性趋势。我国已将6G列为未来产业培育重点,这标志着国家层面的战略定位。然而,6G的大规模建设尚需时日。根据规划,6G技术预研及标准制定将于今年六月启动,大规模建设预计在2030年左右。

当前,5G建设已进入尾声,大规模建设期基本结束,进入补充和优化阶段。这意味着5G通信设备企业**的增长动能减弱。尽管存在5G-A等过渡技术,但这更像是一种补充,难以带来像代际升级那样的显著增量。

6G技术将采用太赫兹通信、空天地海一体化组网等,频率更低,将带来更高的传输速度和更广阔的应用场景。虽然当前5G基本够用,但未来数据量爆炸式增长将推动6G更快落地。

消费与医药:寻找穿越周期的力量

消费行业经历了持续调整,其刚性需求部分使得其具备一定的韧性,下行空间可能有限。估值已具备吸引力,但市场仍在等待经济全面好转的明确信号。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置换周期,例如85后至90初人群在四十岁左右的房产置换高峰(预计2027年左右),有望对房地产市场形成托底,进而提振居民消费信心。

医药行业,尤其是创新药,展现出明确的增长趋势。对外授权金额持续高速增长,这体现了国内研发水平的提升。创新药销售额和行业利润稳步攀升,获批新药数量也持续增加。创新药能够满足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例如乙肝的治愈老年痴呆症的有效治疗等,具有创造市场的能力。与受集采影响而市场萎缩的仿制药不同,创新药医保**支出中的占比虽低但持续提升,未来增长空间巨大。

投资策略上,创新药ETF在低位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老龄化趋势也为医疗行业带来了机会,特别是眼科。儿童近视防控和治疗、成人屈光手术以及老年人眼疾治疗,都是需求持续增长的领域。

周期性行业:底部区域与分化

周期性行业表现分化。煤炭和钢铁价格当前处于相对低位,进一步下跌空间有限,但受新能源替代、钢铁需求不足及煤炭进口增加影响,价格上涨动力同样不足。大型煤炭企业业绩面临压力

光伏产业面临严重的产能过剩,这导致价格下跌,许多企业亏损。行业的产能出清面临挑战,即使头部企业尝试协同保价,也难以根本解决问题,因为现有产能并未被淘汰,一旦价格回升,产能可能迅速恢复。彻底的市场出清需要时间,并且需要依靠市场竞争淘汰落后产能。工业硅等上游环节也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

行业相比光伏,产能过剩程度相对较低。锂矿扩产周期长(4-5年),供给弹性较小。而新能源汽车和储能等下游需求预计明年仍将保持中高速增长。当前碳酸锂价格已大幅下跌,接近行业成本,这有助于加速落后产能出清。预计今年锂矿价格可能触底,而明年的供需格局可能从今年的略微过剩转变为略微不足,这对锂矿价格形成支撑。

从历史市净率来看,锂矿企业估值已处于历史低位,具备一定的安全边际。如果市场情绪导致估值进一步下跌,可能形成黄金洼地。锂电池制造环节由于技术壁垒和市场集中度**,具备盈利能力。

其他基础设施投资方面,特高压海缆建设均受益于国家在投资领域的发力。特高压受国家规划驱动,建设节奏确定性高。海缆服务于海上风电,其爆发性增长取决于成本能否降至平价上网水平。相对而言,特高压的持续性更具确定性,而海风具备更高的爆发性潜力,如果成本问题得以解决。

总结

投资的世界需要深刻的理解和系统的策略。当前市场环境下,识别不同产业周期的位置至关重要。AI创新药核电阀门固态电池等领域,因其创新驱动或国内替代的逻辑,展现出潜在的增量机会。而周期性行业如锂,则需要关注其底部区域的触底反转信号。在投资旅程中,避免短期情绪干扰,构建自身的知识体系,是实现财富管理的必经之路。

这需要你像专业人士一样思考:理解行业周期的波动,洞察企业经营的细节,通过不断学习财经知识,建立起对产业趋势和企业基本面的底层逻辑认知。只有具备这样的功力,你才能在市场情绪波动时保持清醒,拿得住真正的好公司,最终实现财富管理目标。

成功的股票投资,绝非仅仅依赖感觉或单一指标。它需要技术分析的辅助,更离不开扎实的基本面研究。特别是在当前复杂的市场环境下,对宏观经济、政策解读的准确把握,以及深入细致的行业分析,是做出明智投资判断的基石。

如何获取这些稀缺且有价值的专业洞察? 无需大海捞针!作为国内头部的财经知识付费平台,破竹APP致力于为你提供最专业、最前沿的财经分析和学习资源。

在这里,你可以:

  • 每日参与热点事件与行业分析直播:获取像向子声老师(本文内容来源)这样的实战专家第一手解读,洞察市场动态,把握投资先机。
  • 探索精心打造的投资课程:无论你是新手还是资深投资者,都能找到适合你的系统化课程,从零开始或进一步提升你的投资体系构建能力。

现在,是时候升级你的投资“操作系统”了! 立即关注破竹APP,解锁每日专业财经直播,系统学习高阶投资策略,让专业知识成为你财富增长的加速器!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