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1/2025
关税政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不仅直接作用于国际贸易往来,更通过市场预期和投资者情绪,波及到全球各类资产的表现。此次关税战的特别之处在于,我们看到了中国展现出的坚定态度,对美国的关税措施进行了坚决的回应。这种强硬的姿态,使得这场博弈变得更为复杂。
关税博弈下的市场展望与资产配置
市场瞬息万变,不错过每天财经分析,记得关注破竹, 助你把握市场动向,做好投资决策。
金融财经知识学习,欢迎关注破竹APP。 财经大咖每天在线分享,专注树立财经思维。 更多内容可关注:https://www.pozhu.app 加 TG 进社群领取学习资料:t.me/pozhu001
今天,和大家聊聊在关税战背景下,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当前的市场,以及接下来可能存在的机会。 这场由美国方面挑起的关税争端,无疑给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带来了新的变数。 我们首先需要判断的是,由关税引发的初期恐慌是否已经过去,以及我们A股市场是否已经触及底部。
关税影响下的市场格局
关税政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不仅直接作用于国际贸易往来,更通过市场预期和投资者情绪,波及到全球各类资产的表现。此次关税战的特别之处在于,我们看到了中国展现出的坚定态度,对美国的关税措施进行了坚决的回应。这种强硬的姿态,使得这场博弈变得更为复杂。
我们必须承认,美国凭借其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尤其是美元的主导作用,依然能够吸引全球资金流向其资产。 但同时,中国作为全球工业制造产业链的关键一环,拥有庞大且完整的制造业体系,这为我们应对外部挑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全球大约百分之三十五到近乎百分之四十的制造业产能集中在我们手中,这种产业规模是任何国家都难以比拟的。
美国内部的制约与政策调整
关税政策在美国国内同样面临着不少的阻力。以华尔街为代表的金融力量,以及包括加州在内的一些地方政府,都对特朗普政府的关税行为表达了担忧,甚至采取了法律行动。 此外,超过千名经济学家,包括数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也联名反对这种高额保护性关税,认为其给全球经济带来了不确定性和混乱。 这些迹象都显示,美国国内对关税政策的质疑声浪正在增强,这无疑会影响未来关税政策的走向。
一个值得关注的事件是,在2025年4月10日,美国方面宣布推迟部分关税的实施。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关税政策对美国自身经济和金融体系造成的压力,也是在美国股市、债市、美元同时下跌的情况下,特朗普政府不得不做出的调整。 稳定国内政治基本盘,避免因物价上涨等问题引发更大的不满,或许是他们更为重要的考量。
全球贸易的新趋势与中国机遇
关税战的持续,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全球贸易格局的演变。一个明显的趋势是,关于去美元化的讨论开始增多。包括欧洲和东盟在内的多个国家,都表达了寻求替代美元结算体系的想法。这为我们与这些经济体建立更紧密的贸易联系,甚至形成非美元贸易体系,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机会。 目前,我们正积极与东盟、欧洲等经济体展开对话,探讨降低甚至取消关税的可能性,这不仅是对抗单边主义的有力举措,也可能在未来重塑全球贸易版图。
A股市场的韧性与逻辑
分析完关税战对全球市场的影响,现在我们聚焦国内A股市场的投资机会。当前A股市场正经历一个从短期底部向中期底部演化的阶段。这个结论的得出,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观察。
首先,国家队的救市行动在关键时刻起到了稳定市场情绪的作用。特别是在4月7日市场出现大面积跌停的情况下,国家队在尾盘开始入场,随后在4月8日投入了更多的资金进行护盘。与此同时,多家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也纷纷发布回购和增持公告,这些都向市场传递了积极的信号。
其次,市场对未来政策工具的预期也提振了信心。大家普遍相信,为了应对外部挑战和稳定国内经济,政府将推出一系列支持经济和股市发展的政策措施。
然而,我认为更重要的是 “市场底” 的出现。在4月9日,特朗普政府对华加征关税正式生效的背景下,A股市场早盘大幅下跌,但随后在没有明显国家队救市的情况下,实现了强劲的V型反转。我认为,这种在极端利空消息落地且缺乏外力干预的情况下,市场自身形成的上涨动能,是市场触底的重要信号,它表明市场内部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共识。
中期底部确立后的配置思路
既然中期底部可能已经确立,那么接下来的资产配置就显得尤为关键。可以关注以下几个方向。
对于已经持有的仓位,尤其是那些基本面稳健、投资逻辑清晰且不受关税直接影响的资产,可以继续持有,并有望在市场情绪回暖的过程中获得较好的回报。
对于那些日线级别上涨趋势已经形成的个股或行业,更应坚定持有。黄金股 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全球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黄金作为避险资产的价值凸显,并且上游黄金企业的业绩在中期内依然有保障。即使金价出现回调,黄金股的投资逻辑依然成立。
此外,一些不受关税影响且业绩表现亮眼的细分行业也值得重点关注。这些行业往往具有较强的内生增长动力,能够在全球贸易摩擦的背景下保持稳健发展。通过深入研究上市公司的一季度业绩报告,我们可以发现其中一些增长超预期的投资标的。
港股市场的再审视
关于港股市场是否依然是资产重估的龙头,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尽管受到关税事件的影响,但驱动中国股市的核心逻辑——人工智能和科技创新——在我看来并未改变。
而这些创新最终需要落地到实际应用,离不开互联网科技公司的发展,其中许多优质企业都集中在香港股市,尤其是恒生科技指数的成分股。
一个重要的观察是南向资金对港股的持续流入。在2025年前三个月,南向资金流入港股的规模创下历史新高,超过了同期国家队救市A股的资金量。并且,南向资金的交易额在港股市场中的占比也在显著提升,这显示出内地资金正在逐步掌握港股市场的定价权。南向资金重点买入的标的,如阿里巴巴、腾讯、小米等,大多是恒生科技指数的权重股,这进一步印证了科技股在港股市场中的吸引力。
从中长期来看,当前港股的估值水平相对于其增长潜力而言,仍然具备一定的吸引力。
应对市场波动的策略与心态
面对市场可能出现的短期波动,我认为投资者应该保持理性和耐心。从历史经验来看,A股市场存在缺口回补的惯性,但市场也可能在犹豫中继续上行。
因此,对于看好中期行情的投资者而言,不必过于追求精准的入场点。可以在控制仓位的前提下,分批布局自己看好的标的,尤其是一些调整充分且逻辑清晰的优质资产。
更为重要的是,投资者应该避免因短期的踏空或小幅亏损而过度焦虑。市场是复杂且难以完全预测的。保持长远的投资眼光,坚守自己的投资逻辑和规则,在机会真正来临时果断出击,才是更为稳健的投资方式。调仓换股也是一种可行的策略,当发现基本面更好、更具潜力的投资标的时,可以适时调整持仓结构,优化资产配置。
总结
2025年的全球市场在关税博弈的背景下充满挑战,但也蕴藏着新的机遇。中国经济展现出的韧性,以及中国股市在经历短暂恐慌后的企稳反弹,都为投资者提供了信心。
深入分析市场逻辑,把握政策动向,并结合自身的风险偏好和投资目标,制定合理的资产配置策略,方能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稳健前行,分享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的红利。
我们更应关注那些不受贸易摩擦直接冲击、具备持续增长潜力的优质资产,并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积极把握结构性的投资机会。